致福曰禮,成義曰禮。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,一直將飲食禮節,視作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,備受推崇。如《禮記•曲禮》曾講道:“凡進食之禮,左肴右被,食居人之左,羹居人之右。膾炙處處,疏醬處內,蔥片處右。以脯俗置者,左朐右末。”
用現在的話講,就是指在擺設餐飯的時候,將帶骨的菜肴放在左邊,純肉放在右邊,干的食品放在左手方,羹湯放在右手方。細切的肉類放遠,醋和醬放在近處,蔥等伴料、酒漿等飲料和羹湯也放在右邊。若要分開擺置干肉和肉脯等物品,則彎曲的在左,挺直的在右。可以想象,禮食之風,在浩浩歷史中蔚然,并影響廣遠,四川美食也由此積淀形成獨具特色的禮節食道。
四川人飲食禮節之飲酒禮儀
在四川飲酒,首先主人要親自為客人斟第一杯酒,并從上座開始,按順時針方向,右手執酒壺,左手放在自己的右手臂上,以示雙手敬酒,表示敬意。在全桌人酒杯斟滿后,主人要舉杯說祝酒詞,且一般都要干杯以表示尊重客人,客人也應干杯。席間,客人之間可互相敬酒,在別人起身向你敬酒時,需起身相應,若不喝酒也應起身婉謝。在碰杯時,晚輩的酒杯一定要低于長輩的酒杯以示尊敬。
同時,不同時間請客喝酒,也有各自的講究。
在正月里,親朋好友聚會稱“喝春酒”;親朋輪流設宴遍請,稱“喝轉轉酒”;清明為喝“掃墓酒”;夏收時節喝“打谷酒”、“收鐮酒”;秋收后糧食入倉要喝“豐收酒”;中秋要喝“賞月酒”;重陽要喝“重陽酒”、“菊花酒”;臘月十六喝“禱牙酒”;除夕之夜合家團聚,要喝“團圓酒”。此外,還有壽酒、喜酒(婚酒)、定親酒、送親酒、三朝酒、滿月酒等,不一而足。
四川人飲食禮節之進餐禮儀
四川美食的進餐禮儀,首先表現在座次安排上。入席時,應禮讓尊長上座,自己聽從安排在適當的位子坐下。在排位上,方桌圓桌都以正對大門的一方為上座,屬長輩的座位;與長輩對座的人應是其同輩或客人。若只有六人坐方桌,要避免坐成“龜形”,即東西兩方各二人,南北兩方各一人,或反之,而應錯雜相坐。再者,上菜時,要注意碗、盤不能從客人頭上端過,也不能高于客人的肩頭;擺菜時全雞、全鴨、全魚等整形菜,其頭、尾不宜正對上方。
在進餐時,一般由主人先說“請酒”,大家便開始喝酒;然后主人拿起筷子說“請菜”并帶頭拈一道較好的菜,大家也跟著拈這道菜,然后主人說“隨便請”,客人互相動筷叫“請”便可隨意拈桌子上的菜。席間,主人可不時給客人拈菜稱為“奉菜”,客人對主人拈的菜都應吃下以示尊重。需要注意的是,吃飯時不要倒菜湯,俗話說:“賊怕拿臟,菜怕倒湯。”倒了湯,菜就沒味,主人也會不高興,好似說主人菜準備少了,有失體面。